close
這些都是有用的東西就是了,基本上不是一道菜一篇,而是一種調理方式一篇。如果調理方式搞懂了,後面的搭配只是存乎一心而已了。

開宗明義第一章,是肉類熱炒的調理方法。這邊的肉類包括了豬、牛、羊的里肌肉與雞胸肉,基本上前處理是完全一樣的。

要用肉片、肉絲、或肉塊是根據搭配熱炒的蔬菜而定,後面會講。肉類切好後(如果從傳統市場買回來,我會切好後分裝放到冷凍庫裡,或著從超市買已經切好的,不管怎樣,從冷凍庫拿出來後一定要解凍),用醬油(幾茶匙還是幾湯匙?我從來沒去量過,反正就是抓拌時能讓所有的肉沾上醬油的程度),一點鹽(大約半茶匙,醬油多就少點鹽,醬油少時就多點),一點糖(不超過四分之一茶匙就夠了,除非你喜歡菜味偏甜),一些米酒(醬油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是牛羊肉的話,最好加一些去腥,豬或雞的話就看個人了),太白粉約兩茶匙(有人喜歡用玉米粉,有人喜歡用蕃薯粉,這都無所謂,加太白粉的用處是讓肉與熱油不直接接觸,且讓調味料吸附在肉上,這樣可以讓肉炒好後柔嫩且入味;在國外沒有太白粉怎麼辦?那就用麵粉,基本上只要是澱粉就行),加好之後與肉一起攪拌均勻。我個人喜歡用手抓拌,這樣比較知道太白粉與調味料有沒有混好,也可以保證肉確實沾上調味料。當然,不敢弄的話就用筷子或叉子之類的物品攪拌,沒什麼大不了的。

混合均勻後醃個一段時間,醃久的話肉會較鹹,肉質也會偏硬(水份被脫掉了)。我通常是先處理肉,然後趁醃肉的時間處理蔬菜。肉醃好之後的下個步驟是過油。過油是個很妙的步驟,它並不是讓肉全熟,只是半熟,然後因為裹了太白粉,溫度會被鎖在太白粉裡面,這樣能讓肉熟到七分,最後與蔬菜攪拌的時間就不用太久,蔬菜可以保持鮮脆,肉也能嫩而入味。因此,過油時第一、油要略多一點,這樣所有的肉才能過到油;第二、油溫不能太高,你不能讓油鍋冒煙,這樣肉一下去就不是過油,而是炸肉,這樣太白粉一下子就會變脆甚至變焦,那前面所說的奧妙也就會隨著大火猛燒而消失殆盡。此外,下油鍋前在醃好的肉上加些油,攪一攪,這樣可以避免肉下鍋後結成團塊。下鍋後用鍋鏟把肉攪開,到所有的肉變色就可以關火起鍋,放到碗裡備用。如果不打算馬上用,可以放到冰箱裡放個兩天。

肉處理完就是蔬菜了,我常用的蔬菜整理在下面。蔬菜的基本處理法都差不多,如果是果實或根莖類,切絲切片都好,不過炒雞肉時適合雞丁,丁則是對片。若是葉菜,適合肉片,若是葱或姑類,適合肉絲,僅記一個原則:片對片,絲對絲。肉過好油,剷起來後鍋裡還會有剩油(還記得嗎,肉過油時油要多點),此時加點鹽,開火熱油鍋-此時鍋跟油都要熱-然後下蔬菜快炒。半熟時把過好油的肉加下去攪扮拌勻,加水到淹到所有材料的1/5到1/3高度(視蔬菜種類而定),再拌炒至水滾,約30秒到數分鐘(同樣視蔬菜種類而定)後起鍋,裝盤。由於肉上有澱粉,所以此時湯汁會變稠,更能增添食材的美味。

接下來就是各種蔬菜了。

青椒(紅、黃椒):很多人不喜歡青椒的味道,如果加上紅、黃椒的話,可能會把青椒的味道壓下一些,或許可以讓不吃青椒的人有嘗試一下的機會。不過我個人倒是蠻喜歡青椒的味道,而且它與什麼肉都合(我個人偏好青椒牛肉)。這道菜要好吃,重點在於青椒要脆不泛生,肉嫩而入味(好啦,這我是抄唐魯孫先生的書,不過事實如此),所以青椒不能炒太久,水不用加太多,略滾就可以了。

洋葱:基本上洋葱的處理法跟青椒很像,所以有時洋葱與青椒我會同時用。一般來說我喜歡炒牛肉,若是炒豬肉的話,建議在起鍋前灑下粗胡椒粉(粒),多一點無妨喔。

胡蘿蔔:跟前兩個不同,我只用豬肉跟胡蘿蔔炒。胡蘿蔔富含脂溶性的胡蘿蔔素與維他命D,所以一定要用油與高溫烹調過,養份才會出來。胡蘿蔔切成略粗的條,起油鍋後下鍋翻炒至略軟,加肉絲攪勻後加水到所有材料的1/3高度,關中火,蓋鍋蓋悶煮數分鐘。之後開大火將水略收乾,愛吃香菜的加點香菜一拌起鍋,那真是要多美有多美,拿湯汁拌飯更是美味。

韭黃:韭黃肉絲(豬肉)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之一-不過在我小五以前,我對這道菜是毫無印象的。話說以前我家曾經整修過一次,等完工之後,我爸媽就請工人們吃一頓犒勞。當時我跟我妹才小學四、五年級,因此爸媽跟工人們在吃飯時是不准下樓的。他們吃了差不多有三個小時,而兩個小孩從中午之後就沒有吃過東西,加上樓上什麼吃的都沒有,根本是餓到前心貼後背。好不容易工人們吃完了,我們這兩個小孩才獲准下來吃飯。大部份的菜都吃光了,只有一個後面補的韭黃肉絲剩最多-就這樣,這道菜的味道就深深烙印在腦海裡了。等到我自己下廚之後,這道菜也是犒賞我自己的重要菜色。韭黃摘去枯葉,洗淨,切成吋段。下鍋炒軟後加入肉絲拌炒,略加水煮滾後起鍋。

苦瓜:苦瓜拿來炒牛肉最對味了,苦瓜去子,怕苦的人要把連接種子的硬皮都給挖掉才行,洗淨切成條狀,先川燙去苦味,撈起泡在冷水裡。肉過好油後,先下苦瓜。因為川燙過,所以炒熱即可。下牛肉,加水-想苦瓜軟一點的話,水加多些-悶一下,然後開大火將水略收乾,起鍋即可。

嫩薑:嫩薑也是要用來炒牛肉。選切開時沒有粗纖維牽絲的嫩薑才行,不然太辣也太老。嫩薑斜切成片(約2-3 mm厚就行了,太厚太辣,太薄不好切又沒口感),先下嫩薑片炒軟,下牛肉炒熟,然後略加水滾一下即可。

九層塔:九層塔除了拿來炒蛋之外,炒雞丁或豬肉絲也是美味。肉過好油後,起油鍋把肉放進去炒熟,加九層塔拌勻,最後灑上粗胡椒粒(多一點無妨),起鍋。這道菜不需加水,或僅加一點點即可。

葱:葱爆牛、羊肉是以前北方館的美食,不過我吃過太多次把牛肉炒好後加生葱段,甚至還有葱花的葱爆牛肉....一股生葱大油味,很可怕。這個菜要斜切葱段-不是細絲,但也不能整段,等於是厚片,以用葱白為上。油鍋熱了之後要把葱爆熟(一定要熟透!),再下牛、羊肉絲,略加水,滾後把水收乾即可。京醬肉絲用的則是豬肉,不過這道菜跟前面的做法有點不一樣,油鍋熱了之後將一湯匙的醬(豆瓣醬與甜麵醬3:1之比)爆香,放過好油的肉絲拌炒均勻,將切成細絲的葱(葱白葱青均要)放下炒熟,葱沒生葱味即可。吃的時候包京餅或春捲皮,口感不錯喔。

金針菇:我很喜歡金針菇的口感,尤其與沙茶醬更配,加上價格廉宜,所以金針菇肉絲(豬肉)也是一道容易做又好吃的菜。肉過好油後,油鍋裡先放兩大匙的沙茶醬,開中火爆香,之後把肉放下去將肉裹上沙茶醬,略加水悶一下,滾了之後把洗淨的金針姑放下,攪拌均勻就可以起鍋了。

綠色蔬菜:一般我只用菠菜與甘藍菜兩種,外面做的甘藍牛肉或炒羊肉(用的是菠菜),多半是牛、羊肉過油後,放青菜下去炒,跟我前面寫的做法類似。不過我家的做法是這樣的:青菜炒好墊底,牛、羊肉過油後,或著用蠔油,或著用沙茶醬爆香,肉炒好之後鋪在菜上面。前面的炒法宜用肉絲,後面的做法宜用肉片,兩者都不錯。變化型則是炒豬肝,豬肝切片醃好後過油,然後加沙茶醬炒熟-問題是怎麼知道豬肝熟了沒,因此豬肝第一,切的片不能太厚,第二,用筷子插進最厚的部份,沒血水後加點水煮到收乾就行了,不然的話,夾一片試吃一下就知道了。炒後後一樣鋪在菜上,最好用的是菠菜。

綠豆芽:嚴格說起來,我很少拿綠豆芽炒肉類,通常是清炒。不過如果我有多的羊肉片,我會把羊肉切薄條,過油後先炒綠豆芽(這時就不用韭菜了),略加水炒熟,再下羊肉拌勻即可,因為羊肉薄片很快熟,炒太久會太老。另一個用到綠豆芽的是水鋪牛肉。我做的可不像唐魯孫先生描寫得那麼好,綠豆芽炒好墊底,牛肉片醃好後不是過油,而用滾水燙熟(我沒辦法弄到清而不濡的高湯....),撈起來後鋪在綠豆芽上。當然,如果你要把牛肉用沙茶醬炒熟後再鋪上綠豆芽也可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mpm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