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四百多年,漢朝的氣數已盡,中原之地已由魏代漢,而漢室的遠房親戚劉備則占領了巴蜀、漢中、與荊州。但不旋踵守荊州的關羽被吳國襲殺,地盤盡失;而已登基為帝的劉備為了報仇,雖起兵但也很快就被陸遜擊敗,於是蜀漢只得僻處巴蜀與漢中,倒是跟他的老祖宗的情況一樣了。

只是這回可沒有像當年劉邦的好運氣,劉備被擊敗之後很快就死了,至於其重要的文臣武將,除了諸葛亮、趙雲、魏延等幾個之外,也都在那幾年之內相繼亡故。此外,由於巴蜀與漢中從建安十六年(西元211年)到章武二年(西元222年),長達十一年的時間也是兵禍相連,征戰不休,不像四百多年前巴蜀其實是紋風未動的情況,因此諸葛亮花了好一段時間進行安內攘外的工作,一直到建興五年(西元228年)才得以發兵北伐。

在當時,諸葛亮手下的第一大將並不是趙雲,而是魏延。魏延在荊州歸附劉備後,先隨劉備入川,後在劉備自封為漢中王時,被拔擢出來擔任漢中太守。建興五年,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剌史。六年,隨諸葛亮攻祁山。八年,魏延率部入羌,「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由此可見,當時蜀漢之中除了諸葛亮外,就只有魏延能獨當一面,獨立作戰。

在《三國志》中,魏延曾屢次對諸葛亮提出過一個建議,就是在魏延傳的記錄:「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 至於《魏略》,記錄就變成這樣(時間是建興五年):「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掩至,必棄城逃走,長安中惟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穀,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亮以為此危計,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資治通鑑》採《魏略》說法,當然《三國演義》亦是採此說。

基本上這是兩個不一樣的記錄,唯一相同的就是,魏延向諸葛亮獻計,要自領一支兵馬,並與諸葛亮會師於關中。先看《魏略》好了,子午谷與褒斜谷一樣,是翻越秦嶺的棧道,王莽時期開通。全長約330公里,北起陝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南至石泉縣;北方出口稱「子口」,南方出口稱「午口」。誠然,從子午谷一出,就是長安了,若真能攻下此處,不但立刻能將隴右的魏軍截斷後路,從中原過來的增援也會進不來。

這就是柏楊先生所謂的「子午谷大突襲」。我沒看過柏楊版《資治通鑑》,所以不敢妄言柏楊先生是不是真的贊同此作戰。但純就戰略來講,如果一切都如《魏略》裡所記載的那樣,那真的是可行。但就現實面來講,若魏延真的帶五千精兵由子午谷出發,那魏延跟五千精兵都會死在長安城下。理由何在?《魏略》言夏侯楙「怯而無謀」,姑且是真的好了,如果真是突然發現魏延出現在長安城外,怯而無謀之人會怎麼辦?立刻找個地方躲起來,但絕不是逃掉。

長安是西漢舊都,董卓曾以此地為根據地。就算董卓之亂讓長安產生損傷,但建興五年離董卓之亂已經33年,傷口再怎麼樣也該舔好了;再者,從建安廿四年劉備攻取漢中後,長安就成為魏國防禦蜀漢最重要的基地,城廓兵甲不可能別無防備,因此躲在這裡會遠比逃走安全。如果夏侯楙是個勇而無謀之人,那倒還有一試的機會,因為他可能會揮軍出擊。如果魏國的野戰軍因為打不過魏延特選的精兵而被殲滅,那長安就會不攻自潰。

但反過來講,照《魏略》所講,「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這邊必需要先注意一件事,子午谷全長達330公里,比褒斜谷道還長個至少80公里。當年漢尼拔率五萬大軍橫越阿爾卑斯山,抵達波河谷地的只剩兩萬人左右,漢尼拔還是西方四大名將之一咧。就算魏延的將道比漢尼拔還高,這五千精兵在倍道而行的情況下,有一半能在十天抵達長安城下就算很了不起了。這種輕步兵利在急戰,若是夏侯楙閉門拒戰,魏延就算有通天本領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攻下長安。

魏延不是有勇無謀之人,我不認為他會提出一個那麼輕率的建議,因為《魏略》中所記載的方案,我必須講好像是在寫小說,魏延豈會用此死無退路之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mpm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