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裡寫的就合理得多,他只講要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不是長安喔,是會師於潼關。其實簡單講就是分進合擊,而且也不是限定10天20日就可以拿下關中。更重要的是他「每隨亮出」都會提這個建議,並不是只在諸葛亮首次北伐前的作戰會議提出而已。

那《魏略》為什麼會做此記載?《魏略》這本書是晉尚未代魏之前,由司馬氏令魏郎中魚豢所撰。內容的可信度有多少,其實要打個大問號。比如說老共「傾全國之力」拍出來的「淮海戰役」,故事卻荒誕可笑,簡單講就是勝利者藉由影像來耀武揚威。以老共這種政權屬性,他告訴你那是真實的,一般百姓就會認為那是真正的歷史。也因此,一狗票老共把電影當正史來論。當然啦,對老共政權來講,那也的確是「正史」,只是跟「信史」就扯不上什麼關係了。

《魏略》就是這樣的一部「正史」。因此有不少學者認為,《魏略》所提出的所謂子午谷奇謀只是為了貶抑諸葛亮的一種手段。不管陳壽的家族跟諸葛亮有什麼仇,但他在蜀漢本就是史官,可以接觸蜀漢的第一手史料。就算他改仕司馬晉,但還是以嚴謹的態度來寫作蜀史。如果魏延真的提出過這個所謂子午谷奇謀,陳壽不可能不加上一筆。所以我認為,「子午谷奇謀」跟「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戲文一樣,都是編出來的。

那回到《三國志》,魏延所提出的方案是不是可行呢?若是從戰略或是戰術來講,這「如韓信故事」可能真的比較優異,因為孔明的主隊在進攻祁山時是「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而魏延則是「善養士卒,勇猛過人」(都是語出《三國志》的諸葛亮傳與魏延傳)。所以如果有兩隻精兵以雙箭頭的方式進擊關中,則曹真是有可能無法抵擋蜀軍的進攻。

諸葛亮是提出隆中對的人,他當然知道什麼叫分進合擊,但他為什麼不用?第一個問題就是補給。誠然,我相信至少有一軍-當然是魏延這軍-必需做到就地給養,如拿破崙的大軍團進攻普魯士時就是這樣。但同時,中國人很早就知道「堅壁清野」的功效,因此蜀軍往往就是敗在補給上面。此外,諸葛亮這個人講好聽點就是謹慎,講難聽點(陳壽講的喔,不是我講的),就是:「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像魏延這種計策,所要冒的風險實在很大,這就不會是諸葛亮願意用。

這跟隆中對的情況並不一樣,且讓我引用一下隆中對的這個部份:「....若跨有荊益,保其嚴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孰敢不簞食壼漿以迎將軍乎?」諸葛亮平生謹慎,他希望能先立於勝境而求勝,而非立於險境而求勝。所以他認為,劉備若想要復興漢室,就必須「跨有荊益」,這樣一旦出兵,就能直指曹魏的心臟,那當然就可以「簞食壼漿以迎將軍」。

但這是大戰略的運用,堂堂正正,大開大闔。魏延的計策卻有很大一部份是建立在以奇擊正,也就是戰略的成功必需建立在戰術的成功上。當然,要做到分進合擊就不能從子午谷出,那離諸葛亮的部隊太遠,所以比較可行的路線還是褒斜棧道。諸葛亮否決該議的理由雖然史無記載,但我的推測是這樣:這種分進合擊重要的不是分進,分進只是手段,重要的是合擊;換言之,這種分兵兩路要有效果,就必需一是砧板,而一是鐵鎚。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鐮割計畫(就是被誤稱為曼斯坦計畫的作戰)就是最著名的例子,曼斯坦將軍在擔任A集團軍參謀長時,從地圖研究出若能將裝甲兵力集中在阿登,當B集團軍吸引住法國部隊後,裝甲兵力即可衝出去切斷法軍。當時擔任第19裝甲軍軍長的古德林將軍經過仔細研究與考慮後,認可了這個作戰。雖然德國陸軍總部對於曼斯坦的建議始終不予理會,但希特勒知悉該計畫後,遂強迫陸軍總部採行該計畫。而法軍因這一戰便喪失了至少40%的陸軍部隊,以及絕大部份的戰車與戰機,並導致法國的淪亡。

在魏延的計畫中,誰是砧板,又誰是鐵鎚其實很容易判斷,也就是諸葛亮是砧板,魏延要當鐵鎚。但發起與配合時間就非常重要,如果諸葛亮敵住魏國大軍,但魏延卻被坑陷在棧道中;或魏延衝了出去,但諸葛亮的部隊還沒來得及與魏軍主力接戰,這樣都會成為一場大災難。此外,魏延傳裡也提道,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也就是說,魏延行軍作戰很有一套,但個性自高自大,沒人敢去招惹他。計畫雖然是他提的,但若他打得興起,不理諸葛亮而自行為戰,那可沒人制得了他,這樣作戰照樣泡湯。

歷史不能重來一次,因此魏延的計策能否真能實行,其實已經無法究考。但話說回來,戰爭必有風險,但如果潛在獲利大於風險所帶來的損失,主帥就必需「接受冒險」。例如德國陸軍總部寧願接受西線兵力遠遜於法國的風險,也要集中兵力以求一擊而殲滅波蘭的軍事力量。或許,如果諸葛亮不親身以主帥身份領軍作戰,而是以該身份讓後勤得以充份支援前線,並協調前線指揮官,比如說魏延與趙雲(趙雲在第一次北伐時只是當成疑兵來用),或許蜀漢能攻占關中的可能性會高一些。但是諸葛亮是一個事必躬親之人,他不可能放棄他的指揮權,到最後也只能「連年動眾,未能成功」。

我把暗渡陳倉與子午谷放在一起的理由很簡單,就是這兩個作戰都是需要以奇擊正。韓信從一般人不去提防的地方進兵,並切斷了對手的部隊,因此獲得勝利-他不需要敲鑼打鼓的「明修棧道」。但到了諸葛亮的時代,卻很難不讓魏國提防所有的秦嶺出口,因此若要以奇兵制勝,他應該敲鑼打鼓的從敵人料想得到的地方進攻,趁對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之後,再從後方切斷敵軍退路,以求殲滅敵軍的軍事力量。只是這種作戰在今日都不見得能輕鬆實行,遑論近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時代!

但就戰略來講,越秦嶺而擊魏軍後方,是弱小的蜀國唯一有機會打破魏、蜀之間軍事平衡的方法。只是諸葛亮只能用一個魏延,他不敢,也不能把蜀漢的軍事未來押在一個勝算不明的作戰計畫上,誠可嘆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mpm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