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科學界要評斷一個人的學術成就有幾種方法,但要量化的話,亞太國家最常用的一套系統就叫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由Dr. Eugene Garfield在1961年所設計出來,一套評斷期刊水準的方法,從1963年開始,這個系統由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採用並開始維護直到今日。

基本上SCI是一個期刊文獻檢索工具,但不是什麼期刊都能上榜,要進入這個檢索工具,其期刊裡的文獻就要被其它期刊裡的文獻大量引用,簡單講,就是先前文獻對當前文獻的影響力。所以能進入SCI的期刊,就代表是科學界有相當的重要性與影響力。目前SCI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期刊共約8000種。至於台灣,在2010年共有31本期刊被收進SCI。

由於進入SCI的期刊就是代表了這是一本「重要的」期刊,因此一個研究人員如果投到SCI期刊的論文數目越多,就表示這位研究人員的研究工作「有相當的重要性與影響力」。也因此,晉升,要看SCI,寫計畫要錢,還是要看SCI。台灣學界裡面寫不出英文論文,或勉強寫得出來但投不到SCI或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同樣是ISI玩的系統,只是對象是社會科學)論文的學者常常批評台灣走火入魔,用一個「商業出版社」的系統來評斷一個研究人員並不妥當。話是沒錯,可是這個系統真的廣被應用,不只台灣,亞太各國甚至美國與大部份歐洲國家都在用。誠然,部份大師並不依賴SCI/SSCI,可是重點是,他們是大師,而罵SCI/SSCI的研究人員不是!

好啦,我不是在坦護SCI或SSCI,而是遊戲規則既然訂下了,你就要想辦法去適應。現在是2012年,不是1950年。

言回正題,可是用SCI評斷有個缺點,就是有些人投了一大堆沒有價值的論文到採用門檻很低的SCI期刊(這不是只有台灣才在玩喔,而且台灣很節制了,看官可以去用「鄭岳青現象」當關鍵字去查,你會發現大陸學術界的「創造力」實在驚人~),畢竟SCI收錄了8000本期刊,不要說每一本都是「有相當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有沒有一半的期刊有影響力都很難說。於是ISI又弄出了一套SCI的排行系統,叫做Impact Factor(IF,翻為影響因子,也有人翻為影響指數)。

ISI每年會出版一次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這份報告裡會將SCI所收錄的期刊的引用和被引用資料,進行一系列的統計與運算。而IF就是從中所計算出來的一個指標,簡單講就是一個期刊在前二年所發表的文獻,在當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所以一個新期刊要有IF至少要在第三年才可以得到)。一種刊物的影響因數越高,就表示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的次數越多,用這個來說明這份期刊的學術影響力高。

因為IF是數字,既然是數字就可以排名,因此各領域的期刊就有了先後之分,所以可以彌補只看SCI的部份缺失-如果能刊上IF高的期刊,就該代表這篇論文的水準高了吧。因此,某些學門或實驗室就開始比拼IF。比如說我認識一間在歐洲著名學府的Bioinformatics的實驗室,其老闆規定:「只有刊在IF>5的期刊才叫論文」。我還認識另一間生醫相關的實驗室,基本上他們只看IF>10的論文。不過這是一個大盲點,基本上IF反應了該學門的研究人數。以動物學門(Zoology)來講,IF最好的期刊是4.8(JCR 2010年版),如果訂個IF>5的門檻的話,那麼投到Zoology學門的期刊通通不算論文了!至於醫學相關研究的學門的話(這個真叫族繁不及備載啊...),IF>10大概只是前20%左右(最高的IF是94.3)。

可是可是,問題還是存在著。一本期刊的IF是該期刊裡所有論文的影響指標,不是某一篇論文的指標。所以漏洞又出現了,有人的論文可以投到IF頗高的期刊,可是該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不多。舉個極端的例子: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美國國家科學院所出的一本期刊,IF是相當不錯的15.3,可是如果你認識一位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那麼請他簽個名,你的論文就可以登在PNAS上(基本上是由那位院士來背書啦),可是也許十年之後,這篇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可能不到10次(如果扣掉自引的話說不定1次都沒有),它的重要性相對來講就很低了。

所以...鏘鏘~終於進入主題了。2005年,Dr. Jorge E. Hirsch(UCSD物理系的教授)提出了另一個評價學術成就的新方法,稱為h-index。

h-index的h不是hentai...(不好意思H動畫看太多了),而是high citations。定義非常簡單,就是他生涯的SCI論文中,有h篇論文被引用了至少h次。以Hirsch為例,他所發表的期刊中有49篇論文被引用的次數至少49次或以上,那他的h-index就是49。生命科學界h-index最高的是Dr. Solomon H. Snyder的191,至於李遠哲跟翁啟惠這兩個前後任中研院院長都是77(在科學上是很了不起的了,但在其它部份嘛...)。不過h-index依然不能做為跨領域的指標,比如說Dr. Solomon H. Snyder是191,但頂頂大名的Stephen W. Hawking只有62。這是因為理論物理學家發論文的模式跟生命科學相關的研究人員發論文的模式不一樣所致。

可是h-index不能評斷一個新進的研究人員,因為h-index的高低與從事研究的時間長短有關。對於新進的研究人員來講,由於發表論文數量少,論文的數目就成為其h-index的上限,也因此h-index比較適合用於衡量資深的研究人員的總體成就。Hirsch以物理界為範例,經過統計後他認為如果一位學者在從事研究20年後(從發表第一篇論文算起,而這論文應該是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h-index能達到20,就算是一名成功的科學家;能達到40,則是一名傑出的科學家;能達到60(或30年後達到90),則是首屈一指的大科學家了。當然,不同領域有不同的要求啦,但我覺得這個還蠻值得參考的。

只是呢,讓我偷偷的告訴你,雖然台灣的研究人員近年來已經被要求到了IF的階段,比起10年前要好得多了,可是呢,如果你去算一下h-index的話,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一個有個上百篇論文的大教授(比如說院長甚至校長級的,研究可能做了30年,每年都有大把大把的研究經費),其h-index可能連10都沒有....所以呢,雖然台灣每年花了大把大把的鈔票給那幾個大學校、大教授,台大也貌似擠進前百大學校(雖然那評判標準實在是一人一把號),但真有影響力的有幾人?這其實還蠻值得思考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h-index Impact factor SCI
    全站熱搜

    gmpm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