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時龍應台在中時寫了一篇「雅典在哪裡?」的文章,裡面提到了很多台灣缺乏國際視野的問題。當時我寫了一個小短文,只是不曉得該放到哪,於是就堆在電腦的文件堆裡了。趁著整理硬碟的機會,我又把這篇翻了出來。文中其實沒有寫什麼要如何增進世界觀的辦法,我只是感嘆,台灣別說不知道雅典在哪裡-那還在歐洲-我們連中南海在哪裡都搞不懂。

☆ ☆ ☆ ☆

我覺得我們所謂的「國際化」已經狹隘到「全民英檢」,「英文標示」這兩點上了。巴黎是國際都市,就沒有我們在搞的這些東西。所謂國際化是要熟知自身語言及文化之後再熟悉世界。但很遺憾的,我們大有為的政府卻只做到既不知己又不知彼,這樣搞下去我們甚至連當根香蕉都沒辦法。

剛到荷蘭的人可能會以為他們從小就教導英文,因為不管你到火車站或是超商,跟你接談的人一開口就是英文。但事實上,在高中以前,他們並沒有強調英文,甚至我們現在正在吵的小幾還是幼稚園就在學英文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在那種年紀的荷蘭小朋友,他們只會說荷文,學校根本沒教,也沒有補習班聲嘶力竭的喊: 「保證通過全民英檢」。

荷蘭不國際化嗎?海牙是國際法庭所在地,阿姆斯特丹跟安特衛普是全歐洲最大的轉運港,史基普機場是全歐繁忙程度排名第三的機場(其它兩個是倫敦的希斯洛機場跟德國的法蘭克福國際機場)。簡單講,荷蘭是歐洲的交通樞紐之一。他們都還只是這麼做。

台灣呢?大多數人甚至不曉得老共的國務總理是誰。就如龍應台所寫的,中國的崛起是台灣不能夠,也不能不瞭解的事。但我們做的是什麼?向中國說no,向台灣說yes?我不曉得別人怎麼想,我覺得這跟庚子年的大師兄沒什麼兩樣。事實上,中國已經成為亞洲,甚至第三世界的霸權國家。我們合適的做法應該是從這種情勢裡取中國取得平衡點,進而利用中國來謀取國家的最大利益。但是,近十五年的執政者除了把硬頸台灣人(不是客家人嗎)推出來當擋箭牌來謀取個人(甚至還不是政黨)利益外,只是把台灣一步一步的逼到邊緣化。硬頸不好嗎?我不敢說,但我想很多人都聽過一個寓言,就是剛強的樹枝會被風吹折,但柔弱的小草則能繼續茁壯。不是要我們當牆頭草,但總該懂得風行草偃(好啦,我承認我只是借用這句成語的原意)的道理吧。

雅典在哪裡?我們又在哪裡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mpm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