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個成語大家都應該聽過,在講什麼事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基本上就是講楚漢之爭時,當劉邦被封(實為貶)為漢王時,張良把入漢中的棧道給燒了,以示無爭天下之野心。等到三秦鬆懈戒備,項羽忙著到處撲滅反西楚霸王的諸侯時,劉邦用韓信之計,令樊噲修理棧道,吸引住三秦的目光,然後劉邦與韓信率領大軍從陳倉而出,殺得三秦措手不及,獲得了關中這個重要的基地。

入漢中的棧道是指褒斜棧道,又名閣道,是第一條橫跨秦嶺,以連接關中、漢中、與巴蜀的要道。古褒斜道的走向為由今漢中褒城北入褒谷口,溯褒河而上,經馬道、武關,抵留壩縣江口鎮,再沿紅崖河入太白縣王家塄、白雲,橫穿太白縣而東,達五裏坡源頭。東下五裏坡入斜谷,而至眉縣西南的斜谷口,全長250公里。讀史方輿記要稱:「褒斜之道,夏禹發之,漢始成之。南褒北斜,兩嶺高峻,中為褒水所經,春秋開鑿,秦時已有棧道。」一直到宋朝,褒斜棧道都是兵家行軍必經之路,同時又是商旅的要道。因此,當時除了這條路之外,很少人會想到還有別的通路可以由漢中或巴蜀進攻關中,也因此當陳倉擁出大量漢軍時,的確會收到震懾之效,頗類德國裝甲兵團從亞爾丁山區一擁而出時,法軍總司令部的士氣,從主帥甘末林將軍到前線總指揮喬治將軍都被瓦解一樣。

攻陳倉一事史有記載,史記高祖本紀寫道:「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復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而遣諸將略定隴西,北地,上郡。令將軍薛歐,王吸出武關,因王陵兵南陽,以迎太公,呂后於沛。」而淮陰侯列傳則寫道:「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

陳倉在秦孝公時就設了縣,現屬於寶雞市,它是關中西面的憑障。但修棧道呢? 好像是高祖本紀寫的「從故道還」是不是? 非也,故道是個地名:「集解地理志武都有故道縣」。故道縣在陳倉以南,也是秦時就設縣,現分為鳳縣與兩當縣。所以基本上,劉邦與韓信還定三秦時所走的路大致就是從漢中沿褒河而上,但不是向東北方走褒斜谷,而是向西北方至故道縣(即沿今日之G316號線),再折向東北,直取陳倉(即沿今日之寶成鐵路)。由於一擊之下就把戰力最強的雍王主力擊潰,於是漢軍不但可以各個擊破的戰法消滅雍王,還在關中立穩了根腳。這次的出擊不但是中國軍事史,甚至也是世界軍事史的奇蹟。倒不是指漢軍翻越秦嶺一事,當然這個戰略作為也是十分卓越,但漢王四月才就國(秦曆以十月為正月,故四月是指西元前206年2月),封到的還是一個當時所稱的蠻荒之地,而且劉邦跑掉了一票部下臣子。但到八月漢軍就能越秦嶺,而且打了大勝仗-這蕭何的攘內安邦之功與韓信練兵之能果然是世所罕見。

但問題來了,「燒棧道」,史有記錄;「渡陳倉」,同樣列入歷史。但「明修棧道」這麼有戲劇性的一件事,太史公卻完全沒有提到,而且三家注中也都沒有提到任何一點蛛絲馬跡。所以真的有這件事嗎?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詞其實是出自元曲:《暗渡陳倉》第二折(元,無名氏):「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有意思吧?這跟空城計一樣,都是出自小說家言。就像我講的,這很有戲劇性,但就戰略與戰術觀點來講,明修棧道完全不必要。就歷史的記載來看,漢軍攻陳倉時是直取雍王主力,所以至少,雍王並沒有分兵把守斜谷,而且雍王都廢丘,那離褒斜棧道可近多了。如果真有「明修棧道」,雍王就不會領軍在陳倉與漢軍交戰,應該會坐鎮廢丘。所以就我的觀點來看,這件事應該是沒有發生,主要是因為劉邦不必那麼大張旗鼓的要吸引三秦目光。

事實上,雍王是被劉邦部隊襲擊,一開始就吃了敗仗;加上故秦百姓並不支持三秦,故累戰累敗。此時楚軍封鄭昌為韓王(其時韓王信被劉邦拜為韓太尉,正隨著漢軍在關中作戰),但也只能在陽夏(今河南周口市)「距漢兵」。其實修棧道一事適足以打草驚蛇,而且只是把部隊浪費在棧道-一把火就可以把棧道燒掉,但要修回來,不可能幾天就做好了,更別提戲文裡講領兵修棧道的正是漢軍猛將樊噲。

簡單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只不過是小說家言,因為就戰術作為來講,「明修棧道」並非如戲文裡所說的「這楚兵不知是智」,而是根本不智。以韓信的戰略修為來講,應該是不會用那麼遭糕的戰法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mpm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