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影片,標題是"Why Imperial Army Troopers are Vital to the Success of the Empire",講的是星戰裡的帝國陸軍的重要性,而非風暴士兵。關心Rouge one或Andor的人大概都知道兩部片的靈魂人物是Tony Gilroy,一個很著名的劇作家與製作人。但對於那種自認真正星戰迷的人來說,這傢伙是個非常離經叛道的混蛋,因為他居然不用光劍與絕地,不講Skywalker家族的輝煌事業,尤其不可原諒的是,Tony Gilroy公開宣稱,他從不是星戰迷,他對於星戰的豐富典籍與傳統毫無興趣。你想嘛,一個對星戰沒興趣的人,怎麼可能做出我們星戰迷心中所想的片子? 瞧瞧Dave Filoni,一個最懂星戰的人,隨手拈來的都是星戰的各種傳奇,隨便一個Thrawn登場就能惹哭多少人了。
但問題也就在於,Dave Filoni的片子除了塞滿了各種讓人有"這人或這事件終於登場"的驚豔感之外,在節奏的掌控與說故事的能力上就很糟糕了。比如說最近的Ahsoka,我承認看到Anakin與Ahsoka相互救贖時很興奮,看到Thrawn或Nightsisters登場時也確實有"哇! 這些經典傳奇終於真人化了,而且氣場完全符合"(呃..。Ezra的登場就算了,看到的第一眼除了懷疑是Jesus到Ahsoka客串外,沒啥興奮的感覺)的無比感受。但缺點顯而易見: 驚豔點沒了其它卻也沒了。Ahsoka裡故事與人設做得最好的毫不意外是Baylan Skoll,因為這是位新創人物,雖然是絕地廢業。其他既有人物的故事,不光是節奏雜沓,故事說得也很差。這不是Ahsoka獨有的,事實上是所有Disney星戰真人媒體都有的嚴重問題。
所以,Tony Gilroy作為一個不是星戰迷的製作人,他是怎拍星戰片的? 他應該廣泛的研究過星戰的歷史,重要的經典與傳奇,然後據此打造出一個"你非常孰悉"但又"符合星戰歷史"的星戰社會,最後讓故事發生在這裡面。為什麼我強調"你非常孰悉"? 因為對於星戰的設定與社會,事實上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與現實非常脫節,看星戰跟看魔戒沒什麼不同,你可以無限開發想像力,但除了小孩子,你不會把裡面的情節當真。反面的例證就是Star Trek,不管裡面的設定有多矯情,但Star Trek原則上就是當代歷史的縮影,你可以產生認同感與代入感,所以NASA裡盡多是想把Star Trek成真的科學家,但裡面沒有誰想真正做出把光劍,畢竟我們沒有哪個絕地始祖能讓我們開發原力。
所以你在Andor裡,一開始你會看到帝國不但沒有全面掌控銀河系,對某些星系來講甚是委由企業集團去管理,帝國參議院甚至持續至BBY0。這無疑是合理且合宜的情況,銀河帝國雖然是類似極權的政權,但事實上他是一個鬆散的聯邦,有地方政府,有地方武力,中央的力量其實不能全面控制所有的地方政府。因此在Aldhani你看到的駐防軍是帝國陸軍,即便在Nakina 5上擔任警備任務的也是類似獄警這樣的警衛人員。Andor中風暴士兵只有在帝國首都以及ISB重點部防的Ferrix才有出現。和已經是BBY0的Rouge One不同,當時連帝國勞改營都改由風暴士兵擔任警戒任務,這也間接顯示當時叛亂頻生,帝國陸軍已經無法控制局面,因此全面改由對Palpatine,而非對銀河帝國效忠的風暴士兵負責地面鎮壓與治安維護的工作。
風暴士兵是用來取代複製人軍團的,Palpatine掌權之後,其中央武力還是複製人軍團。由於Palpatine並不信任這些由外人創建的軍隊,所以才另外建立了風暴士兵。但複製人軍團的成本其實遠低於風暴士兵,因為需要十幾年基礎訓練與知識吸收,加上數年的專業訓練的精銳部隊只要幾個月就能建立了,所以他們可以有比較好的鎧甲與裝備。風暴士兵則要從頭開始訓練,你可以想像-事實上也類似-風暴士兵其實是當年德國的武裝親衛隊(親衛隊與武裝親衛隊是兩個不同的組織,雖然都屬於希姆萊的麾下,但前者是警察,維持地方治安,後者是軍事力量,負責作戰與作戰地區的安全維護),尤其武裝親衛隊最早雖然是希特勒的私人衛隊,但是由國防軍負責組訓與指揮。因此一開始的風暴士兵是一支精銳的特種兵,因為他們太貴了,無法全面部署。風暴士兵通常跟隨帝國海軍行動,負責類似帝國海軍陸戰隊快速反應部隊的任務與作戰。也因為是這樣,帝國麾下有一支帝國陸軍,他們可能是原有的地方保安武力,也可能是新組建但遠較便宜的充員,所以沒有那麼多的裝備與訓練,主要負責的也是地區駐軍與帝國擴張初期的戰鬥主力(並由風暴士兵與海軍加強)。等到風暴士兵越來越多,陸軍的作戰任務也就轉移給風暴士兵,甚至在一些衝突頻發的地區也負責主要的地區保安任務。
但這樣做是很花錢的,尤其最後還得要建造足夠大量的艦隊來載運他們,因此死星的建設就被一直拖延。除了技術問題之外,經費的短缺也是重要因素,這在反抗軍起義的後段有所描述。但至少在BBY5,由於風暴士兵是真正的精銳中的精銳,所以在Andor裡你會第一次發現Tie Fighter居然那麼嚇人,而不是砲灰; 風暴士兵的行軍部陣射擊真的是精準,最後在Ferrix駐守的帝國陸軍走的還是被動防禦,是拿盾牌與警棍跟暴民對抗,而不是爆能槍。或許沒服過兵役的人會覺得莫名其妙,但真的帶過駐守部隊的人都知道,我們在營區裡要操練鎮暴操,進行的是對民眾的防禦,拿的也是盾牌與木棍。
Andor美妙的地方就是,它絕對是A SW story from a Galaxy far far away。但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一切都是如此合情合理。Tony Gilroy雖然不是真正的星戰迷,但他尊重歷史與傳奇,把太空歌劇融入現代社會變成真正的架空社會,也原創出早該有但從1977年以來都沒有人能清楚說明的星戰社會背景。Andor剛推出時很多自稱是傳統星戰迷的評論者把這部片貶得很低,甚至認為這不是星戰媒體。但完結一年之後,觀眾的評價是罕見的越來越高,甚至有越來越多人認為比之前評價很好的The Mandalorian(主要是被第三季拖累)要優秀很多,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真實,以及會講非常優秀的故事。關於後者以後再講,但對於前者,著名的油管毒舌評論Honest Trailers在評論Andor時對視聽者講到: "拜託,從1977年到現在也快50年了,你該長大了吧"。
就用這個做為結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