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lesmotsatable/photos/a.890390001007252.1073741828.888927044486881/1570828506296728/?type=3
這篇想談的論點是「正統是否很重要」,關於這部份我已經不是很認同了,更扯蛋的是他居然拿了個蕃茄當例子,那就荒謬莫名了。
https://www.facebook.com/lesmotsatable/photos/a.890390001007252.1073741828.888927044486881/1570828506296728/?type=3
這篇想談的論點是「正統是否很重要」,關於這部份我已經不是很認同了,更扯蛋的是他居然拿了個蕃茄當例子,那就荒謬莫名了。
昨天早上看到聯航事件就在轉了. 關於機位超賣這種事, 我自己碰過三次, 有兩次是綠地球, 結果都是升等至商務艙(只是有一次是全家旅遊, 結果都上機了就我一個被升等過去, 讓我很不好意思). 還有一次是泰航, 那是到清邁開會時, 泰航超賣機位, 結果把我已確認的機位直接取消(這個夠賤), 不過因為在下一班就補上去, 只晚了大約1小時到曼谷, 所以沒有特別去抗議.
基本上超賣機位很常見, 但一般都在登機前就搞定. 都登機了, 你要嘛升等, 要嘛用高額補償,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但聯航既沒有在登機前搞定(地勤無能無誤), 又不願意在機艙內提高補償到1350鎂, 就直接把人臭揍一頓拖下飛機, 這並不是說美國警察權力高於一切就能呼嚨過去的.
Anyway, 這件事被鬧大了, 就來看看Twitter上網友對這次聯航事件的惡搞圖~XD
老實說,中秋節在我家裡並不是一個什麼重大的節日。一來以前中秋節並沒有放假,二來我家對於月餅之類的甜食並沒有什麼懸念,加上住在傳統公寓裡,想要賞個月還不見得能讓你看到(因為兩棟公寓間靠得很近,能看到的天空就很有限),又沒有晚上出門的習慣,所以就是應付一下,應個景就是了。
後來結了婚,有了小孩。現在的小朋友過的是台式中秋,對月餅或賞月不一定有興趣,但對於烤肉則是個個喜歡。剛好岳家在鄉下算是有地方可以烤肉,所以現在每年中秋前至少要抽一天出來帶兩個小傢伙到外公外婆家烤個肉。
如此一來,我每年都要過兩種不同樣子的中秋節,倒也有趣。
這一篇是標標準準的抱怨文,怨氣大到我連小海女的觀後感都停下來寫啦。
我想很多人都有smart phone,不管你用的OS是Android,Apple,還是奮力突圍的Windows(這在XP出來時可是想都沒想過的事),smart phone的出現真的是改變了人們對於手持電子產品的概念。以前的分工很清楚,要上網、工作、或玩樂用電腦,要聽歌用隨身聽(你不知道,20年前我的夢想就是要有台CD隨身聽),要打電話用市話或手機,要計算用計算機,要照相用相機....
但套句廣告詞: 「N個願望,一次滿足!」當年我從Nokia的功能機換成HTC的野火機之後,就整個回不去了,因為我以前想要的東西,現在用一具手機就可以達成。當然用手機還是不能工作(連平板都不行,因為就算是一般文書工作,也還是要用到大量的鍵盤跟滑鼠,這部份我還是交給PC與NB),可是差不多的娛樂與通訊(不僅僅是電話,當然包括了網路)我都已經依賴smart phone了。
以前我知道緯來日本台有個節目叫「男女糾察隊」(ロンドンハーツ),不過我沒有看過,因為以前我專注的是動畫,對綜藝節目其實沒有什麼涉獵-事實上我看到節目的名字就不想看內容,因為我覺得那應該是戀愛節目(ま....也的確是如此啦),不是我的菜。
後來第一個接觸的日本綜藝節目是黃金傳說(いきなり!黄金伝説),不過已經是重播又重播的時候了。也因為這節目,所以從中認得了一票當今日本的諧星(我上一個知道的諧星已經是志村健跟田代政了)。有一次在不小心的情況下,轉到了男女糾察隊,播的是“格付けしあう売れっ子たち”(吐槽大排名-當紅諧星篇),結果裡面幾乎都是在黃金傳說見過的。
早上看CNN時突然發現“Michael Jackson dies”的新聞頭條。老實說,我嚇了一大跳。
其實嚴格說起來,我一直都不算是Michael Jackson的歌迷,但是早上聽ICRT時,聽到主持人Rick Monday跟報新聞的Bill Thissen哈啦時所講的一句話:「Micheal is part of my life.」我完全能瞭解他在講些什麼。
考高中前後那段時間,我剛搬到台北,剛剛接觸西洋音樂(之前的兩年,Air Supply才到台灣做歷史性的首次演唱會),第一次擁有個人的收音機(抽獎得到的,包覆耳機式,好重好重....),所以在偶或擁有的休閒時間裡,我大部份都是在聽ICRT。第一次聽Michael的歌就是ICRT放的,是他與Paul McCartney合唱的The Girl is Mine。當然,曲子出自於專輯“Thriller”,所以其它專輯中的名曲之後也陸續的欣賞過。
今天是冬至,按照習慣,應該是吃湯圓的日子。有人喜歡吃包餡的,有人喜歡吃客家鹹湯圓。不管哪一種,在台灣,只要你願意弄,差不多都可以熱騰騰地享用一碗。不過當你在國外時就沒那麼簡單了,這完全取決於你多容易能買到台灣或大陸生產的食品。
從2003年第一次到Wageningen算起,連這次已是第六回了,但我從不知道這裡有賣東方食品的雜貨店。以前聽說有家土耳其店,卻從不知道在哪裡-有家名為ZAM ZAM的雜貨店是由中東人開的,是不是這家就不曉得了,因為裡面賣的並不算太中東;非洲店我是知道的,以前沒有skype的時候都會到那邊買張龍卡(Dragon card,是一種國際電話預付卡,我通常買面額15歐的),但那家店去年就倒了。
至少在2005年以前,我聽說的是這樣:如果要買中國或台灣的東西,得要到Arnhem或Utrecht才有。Utrecht的那家中國店我是去過的,東西是不少,不少肉類什麼的好像也有便宜一些,但我總不可能每星期都到Utrecht採買吧,光火車票就足以抵消差額還有餘了,更別提要拎回Wageningen。
我家那位大隻的小朋友出生前,只有一個東森幼幼台,當時緯來有搞個親子台,但由於東森在有線頻道的勢力太大,當時我家裝的有線電視是把緯來親子台扔在很後段的頻道,而且是跟Animax併頻(這是為什麼我會知道有緯來親子台的原因....)。富邦的MOMO親子台跟購物台在當時已經成立了,但由於合約關係,所以親子台一直沒有出現在有線頻道裡。
大隻的出生後,因為家裡不太讓她看電視,所以也就沒有特別去注意那幾個親子台的情況。後來大隻的一直到兩歲半還不講話,我們只好加強一些刺激。那時除了看巧虎之外,我家那個小姑娘也開始讓她看親子台。後來我那大隻的突然就開始咭咭咯咯地講話,也會唱歌了,還會跟著電視跳舞。我第一次看她跳的就是MOMO歡樂谷的第一代ED,See you tomorrow。
那時我才第一次注意到MOMO親子台,以及MOMO歡樂谷這個節目。不過有趣的是,因為裡面的“姐姐”們(well,對我家那兩隻來說)都是穿迷你裙,我突然發覺她們通通都是長腿妹妹。以前偶爾看東森幼幼台時,蘋果跟水蜜桃姐姐好像沒特別做這種打扮。跟緯來親子台一樣,MOMO親子台是以蘋果姐姐當台柱(她離開東森原因可以去看她的部落格,這邊就不饒舌了),可以看得出來她是一位很喜歡小孩子的大姊姊,MOMO歡樂谷的節目設計也很適合小朋友。不過我最驚訝是這個節目的OP與ED,雖然基本模式跟東森幼幼台的YoYo點點名很像,也是由一些大哥哥大姊姊帶幼稚園的小朋友唱唱跳跳,但歌曲本身卻是我這幾年所聽過最好聽的。
話說研究院路跟舊莊路口,也就是舊中研院大門那有一座老蔣銅像,是由獅子會捐贈的(院裡進不去就鎮在門口,呵呵)。以前高中時的三民主義老師簡孝質曾說過,他很反對在路口跟門口搞那麼多銅像,這分明是要老蔣替大家看門跟指揮交通(簡老師可是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理論家,忠黨愛國但腦袋一點也不迂腐,這話是小蔣還活著的時代講的)。但這個銅像我看了十幾年,倒也習慣他的存在就是了。
莫約在2005年左右,這個銅像跟其基座就被噴過漆,到紅衫軍的時候,基座外覆的大理石片開始被破壞,到去蔣化那時最嚴重。雖然銅像本體沒有明顯的破壞,但如果哪一天,這個銅像會像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的那個一樣被大卸八塊的話,我也不意外。
前幾天工作地方的側門出現了一位賣沙其瑪的婦人,沙其瑪的包裝跟一般在便利商店或超商那看到的差不多,所以應該是從糖果商那裡批過來賣的。她大約在中午以前就來賣,因為很多人都會從那個側門出去買午餐,比較可以吸引人潮。有一天聽到一群人的對話:
女A:沙其瑪耶。
過了好幾天有點渾渾噩噩的生活,先來個比較有點“人文”性質的東西幫自己收一下心。這個題目是我在這裡(Wageningen大學植物生理系)的辦公室裡,鄰桌室友牆上的勉勵自己的格言。起初我只是視而不見(這跟格言就已經不合了,一笑),後來我發現原來還有中文字,仔細一看,才知道這是翻自中國經文裡的一段話,說這話的人是孔子。
我國學常識是不行的,但我想了好久,甚至把論語從網路上翻出來,就是想不出孔子有哪句話符合上面的格言。後來當然是去膜拜一下Google大神,出來的東西還真不少,原來這句話還挺流行的,連海峽兩岸都有很多人用,有人說出自孔子,有人說是西諺,也有人找出原文可能是荀子儒效裡的一段話:「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 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學至於行而止矣。」
2005年時龍應台在中時寫了一篇「雅典在哪裡?」的文章,裡面提到了很多台灣缺乏國際視野的問題。當時我寫了一個小短文,只是不曉得該放到哪,於是就堆在電腦的文件堆裡了。趁著整理硬碟的機會,我又把這篇翻了出來。文中其實沒有寫什麼要如何增進世界觀的辦法,我只是感嘆,台灣別說不知道雅典在哪裡-那還在歐洲-我們連中南海在哪裡都搞不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