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是要寫在三貂嶺車站裡的,不過寫啊寫啊卻發現實在太長,所以就另寫一篇。我為什麼要寫這篇?主要的原因就是總覺得網路上的資料千篇一律,一個人寫了,其它人抄。當然要在網路上東抄西剪很簡單,資料是對是錯先不管,主要是這樣做你何必搞個部落格呢?
言歸正題。因為常去平溪線與至第二基隆河橋拍照的緣故,因此三貂嶺車站算是我常去的一個車站。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這個車站不但是平溪線的起點,而且是車子無法抵達的「祕境車站」。但除了這個車站位於一個風景不錯的河谷之中外,我比較好奇的是,「三貂嶺」這地名是怎麼來的。
現在一般的說法是三貂嶺語出「Santiago」(即英文的San Diego,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他是基督教中第一個殉道者,同時也是西班牙的守護聖人,這是為什麼西班牙人所到之處都有San Diego這個地名),我想這應該沒有問題。但問題是,西班牙人並沒有進入這個地區,17世紀時西班牙人抵達並登陸的地方是現在三貂角附近。
就史料所記載,1626年(明熹宗天后6年)西班牙人登陸的地方是現在三貂角以西不遠的龍門地區,在西班牙人的史料中名為Caguinauaran,當地有多個平埔族社群,其中的Kivanowan社就是與西班牙人接觸的平埔族社群。1642年(明思宗崇禎15年)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後,將此社群直接命名為Santiago社。明鄭時期將Santiago社音譯為山朝社,入清後繼續沿用,當地實為噶瑪蘭之北界。
在清康熙24年(西元1685年)所編纂的「臺灣府志」中,曾有這樣的紀載:「有土番山朝社,其南即蛤仔灘三十六社」的紀載,其中蛤仔灘即日後之噶瑪蘭。乾隆11年(西元1746年)刊行的重修臺灣府志中也有乾隆2年(西元1737年)山朝社歸順的紀載。可是到咸豐2年(西元1852年)刊行(初稿在道光12年,西元1832年即成)的噶瑪蘭廳志,與同治11年(西元1871年)的「淡水廳志」中,山朝社已經變為三貂社,所以三貂之名應是在嘉慶至道光年間才出現的。
這種轉音應該是可以理解的,山朝社本為明鄭官員所命名,可是並沒有設官治理,一直要等到乾隆年間漢人奪占平埔族社群土地之後,政府組織才跟著進入(當初吳沙武裝拓殖蘭陽平原時就是以山朝社為根據地,當地的平埔族社群已完全漢化了)。政府組織裡最重要的部份,除了官員之外,就是官文書,官員要紀錄當地事務,總要有個地名,因此可能是漢人用閩南語來唸「山朝社」之後,被官員紀錄成三貂社,然後就一直延用下去,甚至到當地設治時也命名為三貂保。
不過就算瞭解了這個,還是無法知道為什麼有三貂嶺這個地名。因為不管是三貂社還是三貂保,所在位置都在現貢寮與雙溪兩地,離三貂嶺還是有不小的距離。
我們來看山朝山這個山好了。「臺灣府志」中關於山朝社的紀載其實是這樣:「至若文峰直插,上與天齊,則有山朝山(在雞籠鼻頭山東南,有土番山朝社,其南即蛤仔灘三十六社)。有買末豬山(在山朝山南,其峰秀, 如文筆山形。南即哆羅溝社出金者。北即三朝社,離三日路程)。」如果依照康熙61年(西元1722年)的「台海使槎錄」的紀載:「循此而上,至山朝社;又上,至蛤仔難諸社,深箐鳥道,至者鮮矣。」我們大概可以猜出買末豬山就是今日草嶺,但山朝山呢?
山朝山從乾隆後就沒有特別的記錄,道光12年(西元1832年)出版的「臺北道里記」中已經沒有山朝山的記載,而是三貂大嶺(「臺北道里記」為姚瑩所著,是他在道光元年遊歷北台灣的行記)。噶瑪蘭廳志則是:「三貂大山,在廳治北七十餘里,以地得名,中分大溪,溪北系淡水界,溪南系噶瑪蘭界。山路崎險,溪澗縱橫,雖行旅維艱,實即入蘭孔道。」
不過在「淡水廳志」則又出現了山朝山:「大雞籠山,距城北百五十里,極寒有雪,矗立巍然,日本人以此為指南。稍東曰三貂山(一作山朝山),雙峰遙峙,高不可極。又十余裏曰三貂大坪林山,亦極高大。台山分支始此。其北三十里分小支曰遠望嶺。由遠望嶺三十里至卯裏鼻穿入海。遠望嶺去治二百五十里,復繞而東,為噶瑪蘭界。其由三貂三十里,西分一支,曰獅球嶺。」
一開始我看到「極寒有雪」這四個字時真的是傻在那裡,因為東北角一帶各山應該沒有高到可以下雪的地步。不過後來我才想起來在19世紀早期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火山爆發, 即1815年印尼的坦博拉火山爆發,火山爆發指數為七級(最高是八級),加上太陽活動也偏弱,處於道爾頓極小期(西元1790-1830年間),造成地球溫度急劇下降,這樣看來當年要極寒有雪不是不可能,因此可以確定大雞籠山即為今日之基隆山。
既然大雞籠山的位置確定了,那麼接下來「稍東曰三貂山(一作山朝山),雙峰遙峙,高不可極。」幾乎可以確定山朝山/三貂山/三貂大山指的就是現在在貢寮的草山。它中分基隆河與雙溪,此與山朝社為噶瑪蘭北界符合,因為山朝社夾在山朝山與買末豬山之間。至於三貂大坪林山,我認為可能是現在的九分坑山。理由如下:遠望嶺應該就是買末豬山也就是草嶺,卯裏鼻即今三貂角,現有卯里山(或稱荖蘭山,應該也是轉音)在其中。
那三貂嶺是三貂山嗎?三貂嶺最早出現在「臺北道里記」,記載如下:「暖暖迎日東北二里許,稍平廣,可三百餘畝, 居民四、五家散處。三里,至碇內,渡溪北岸,更東行二里,楓仔瀨; 復過溪南岸,仍東行,三里至桀魚坑;過渡,沿山二里,伽石,路甚險窄, 土人白蘭始開鑿之,奇其事以為神所使云。二里至三貂嶺下,俗云三貂仔, 有汛。四里,茶仔潭,過渡, 水深無底,有小店,為往來食所;三里,則三貂嶺矣。」
「淡水廳志」的記載:「廳北出北門十二里鳳山崎,十里大湖口(尖站),十五里楊梅壢汛,十八里中壢(宿站),二十里桃仔園汛(尖站),十里龜侖嶺頂汛,十五里海山口汛,十里艋舺汛(宿站)(由艋舺轉而至關渡十五里,再至滬尾海口十五里),十里錫口鋪,十五里水返腳汛鋪(尖站),二十五里暖暖汛鋪(宿站)(由暖暖轉而北過獅球嶺至大雞籠街五里),三十里三貂嶺腳(尖站)(由嶺腳向北至大雞籠祖山極北沿海止五里)。向東五里嶺頂,向東南二十里頂雙溪(宿站),向南二十里遠望坑,噶瑪蘭交界(入蘭界再五里草嶺)(尖站):以上計北路二百三十五里。」
其中茶仔潭是今佇子潭,「臺北道里記」稱此處為「有小店,為往來食所」,「淡水廳志」則稱此地為「三貂嶺腳(尖站)」(尖站,打尖之處,就是供行人吃飯暫歇的地方)。兩本書都記載此處不遠處即為三貂嶺,所以三貂嶺應該就是山朝山/三貂山/三貂大山。
但是三貂嶺車站附近離三貂嶺其實有相當的距離,理由又是什麼?
最後是在「淡水廳志」找到以下的記載:「三貂嶺隘,民隘。在芝蘭保三貂社民番交界處,距城東北一百九十五里十分寮隘之北。今設隘丁十名。」
隘為隘口,在台灣從乾隆53年(西元1788年)設立隘寮,配置隘首與隘丁,做為理蕃與守備之用。可分為官隘與民隘兩種,官隘自然是官方所設置,民隘則是在官方監督下由民間自設,基本上都是設於漢、蕃交界之處。十分寮即今十分,因此三貂嶺隘應該就是現在三貂嶺車站的位置,或其附近。現在在侯硐與三貂嶺以東之處名為三貂,應該也是以此得名。
繞了好大一圈,大概弄清楚了整個來龍去脈。
1626年,西班牙遠征隊在今龍門地區登陸,與當地的平埔族Kivanowan社交流,並稱此地為Caguinauaran。1642年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後,將Caguinauaran地區的平埔族社群稱為Santiago社。1662年(明永曆15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將Santiago社稱為山朝社,其北山岳命名為山朝山。
至嘉慶年間,山朝社與山朝山因音轉而成為三貂社與三貂山,而山貂山日後成為三貂大山/三貂大嶺/三貂嶺。三貂嶺由於是前往噶瑪蘭的重要孔道(日後稱淡蘭道),因此在險要處設隘守備,現在三貂嶺車站應該跟當年的隘口不脫關係。
至於現在的三貂角,有清一代均稱為卯裏鼻。三貂角之名應該起自日據時期,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舉曾對三貂社做過相當多的研究,由於卯裏鼻在三貂社之南,可能因此而稱為三貂角。
此外,三貂一名來自平埔族的Santiago社,不是三貂角,至少就目前的文獻看來,西班牙人並未將三貂角命名為Santiago,Santiago社是荷蘭人命的名。事實上,就這附近所有以三貂為名的地名中,三貂角是最晚才出現的。
其次,三貂嶺不是日據時代才有的名字,此嶺最早稱為山朝山,康熙24年即有記載。而三貂嶺車站之所以命名為三貂嶺並不是因為那座山,而是隘口。
- Jun 21 Thu 2012 14:52
三貂嶺地名考據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