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聲優這個詞是100%從日本漢字借過來的,顧名思義,就是聲音的演員,我們也有一個詞是用來描述這個行業,叫配音員。以前....嗯,就是我小學的時候,當時所有的卡通當然都會取個中文姓名,不會有日本字出現(所以我一直到大學以後才知道原來宇宙戰艦大和號是日本動畫,英勇的鐵船長不是中國人,保衛地球和平的無敵鐵金鋼不是美國人做出來的....哈),講的話當然是字正腔圓的國語啦!我還記得北海小英雄裡那位白鬍子老公公是魏甦,也就是魏龍豪先生配的,他的國語真是好聽。

說起來當年的配音員真的就是聲優了,因為他們都是從廣播劇出身。在還沒有電視的時代,每天晚上八點的各家廣播電台的廣播劇就像現在八點檔一樣熱鬧,而且他們不像現在的連續劇都是事先錄好存檔的,他們都得現場直播,不能吃螺絲,也不能表錯情,從這種訓練出來的配音員,當然可以把原來的戲劇部份再演一次(當然像魏龍豪原來是講相聲,但後來他也參與很多廣播劇的演出,況且當初他們在講相聲的時候多半也是現場演出)。

我當然沒趕上那時候的盛況啦,不過在我唸初中到高中之間的時候,還是抓到了一個尾巴。當時中廣AM臺(用來蓋匪台的啦,頻道早忘了,反正不是現在的AM新聞臺)又辦了一次廣播劇,劇本是改編自亞森羅蘋全集,還有司馬中原先生的傳奇小說等,名字叫午夜奇譚。那時候每天半夜十二點到一點這段時間,我一定準時收聽(用的是那種很像助聽器的小型收音機,只能聽一些AM電臺)。因為當時我正在準備高中聯考,根本沒別的休閒活動,只有這個時段,家人都去睡了,我才能稍稍放鬆一下。

後來我考上高中之後還聽了一段時間,一直到他變動時間到更晚(當然後來就消失了)。但那時也被其它的一些電視影集所吸引,像百戰天龍(MacGyver),霹靂遊俠(Knight Rider),飛狼(Airwolf)等等(OK,這回都是美國人了)。這些影集有的是原音播出,如飛狼;有些則從一開始就是配音,如馬蓋先還有霹靂遊俠。這兩個可能配得都還好吧,因為我只看過一點點原音版,而且印象不深;但飛狼後來換成配音版之後,聽了簡直要吐血,嚴重到後來這個我非常喜歡影集變成拒絕往來戶!

其實當時並沒有特別想過為什麼會這樣,但之後回想起來,答案就很清楚了:那些配音員只是在照翻譯本唸稿,他們不是在演戲。而這個又跟當時三家電視台一窩瘋搶進多部影集,又有人要求要變成中文所致。在老一輩的配音員退出之後,很多新的配音員要嘛沒經驗(簡單講就是沒經過任何正式的養成訓練),要嘛根本是打工的,在工作量爆增的情況下,配音公司只求能交帳就算了,反正錢給的就那麼點,能省就省,一部戲可能就一男一女cover全場。嗯,現在中東地區若播放歐美影集時就很像這樣,而且就一個男聲把所有的詞照翻一遍,That's all!

還有就是一部影集可能換了好幾次配音員,霹靂遊俠就幹過這樣的事。其實霹靂車(我指的是那部超級無敵電腦車)的原音是非常的機械音,並沒有特色,所以一開始的配音版倒還挺原音重現的;後來的那位配的其實很有趣,因為他反而賦予霹靂車更多的人味-這是好的。我大學時看過一部我也很喜歡的影集,就是霹靂神兵(Tour of Duty,阿諾電影皆魔鬼,中視影集都霹靂....唉),其配音東換西換,有時甲原配A,過一段時間又換成B?!真是角色錯亂。所幸當初我泰半是在自助餐店裡邊吃晚餐邊看影集,只看字幕不聽聲音,倒也很容易就閃過去。

這還不只有台灣如此,我看過一些香港人很推崇港版配音的X-files,說配得真好。我聽過。如果你要問我感想如何,我說我會想砸電視!幸好當初華視壓根兒就不配音,否則不管怎麼配,X-files就絕對不是X-files。但我也看過配得真好的,那就是金魚注意報(きんぎょ注意報)這部動畫。雖然我只看過部份,但配音版跟原音版都碰過,而配音版可以完全抓住原本影集的精髓,只能說真是難得。至於像南方四賤客(South Park)這樣根本是重新寫過劇本的卡通,評斷標準當然不同了。

無論如何,我在大四之前是只有注意配音配得好不好,從沒想過為什麼有的配得好,有的又配得如此之爛。轉折點是在看宮崎駿的龍貓的時候。

當時我已經漸漸開始接觸漫畫,而也跟當年(這十幾年前啦)很多同輩的大學生一樣,我們看了宮崎駿的四部曲,也就是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以及魔女宅急便(雖說我高中時就看過風之谷啦,只是那時我看而不知其所以然),也第一次發現原來動畫可以做成這個樣子而讚嘆不已。我當然也驚豔於此,不過當我看到メイちゃん(坂本千夏)發現媽媽不能回家,而姐姐サツキ(日高のり子)又罵她笨蛋時,那一聲大哭讓我震懾不已!

至此我才知道為什麼有些影集配音得得那麼爛-當你不能入戲的時候,你就只是唸稿!這個在動畫作品變得更重要,因為你不配音,メイちゃん的大哭只是張著嘴而已。我舉個很有趣的例子:Z鋼彈裡的Henken艦長明明愛煞Emma中尉,但表達的方式又蠢笨到極點,讓正要駕著Mk II出擊的Emma又氣又急,於是畫面出現了就是Emma大叫:エマ!いきます!但配音的岡本麻弥只是很平淡,很一般的講:エマ,いきます。

請注意我用的標點符號的差異!

對,就是沒有那種又氣又急的感覺,這就是一個失敗的配音。這也是為什麼一直都有音配得爛得要命的影集,因為畫面與聲音對不起來。所以日本人把配音員叫聲優是有道理的,因為重點在那個優字:你不入戲,不上戲,也就是你這個演員不稱職,再好的戲都可以被砸掉。

從此之後大概有個五、六年的時間,我花了蠻多時間,精神,還有金錢在聲優上面。我們以前很難獲得即時訊息,而且我們以前一獲得什麼消息之後,是把它改寫成中文(當然添加很多自己的意見)分享給大家,當然啦,有興趣的人不多,不過倒是挺自得其樂的。不像現在,網路發達就算了,找到什麼東西就把日文原封不動的剪貼出來。或許大家都很懂日文吧,所以各位看倌自己看著辦!?

但是另一方面-我自己是這麼認為-我是躬逢盛會。我最迷聲優的那段時間是所謂的The Second Seiyuu Bloom,她們是第一批從正式的聲優養成學校培訓出來的聲優,而她們的受業老師則是所謂的The First Seiyuu Bloom的成員。我只能說,人才備出,而且個個身手非凡!我淡出聲優研究時正是所謂的The Third Seiyuu Bloom,好啦,新人備出,每一個都只會配超級可愛的美少女,一出道就有一部這樣的作品出來給她們當主角,一出道就是唱片寫真集....我投降了。

說起來這是所謂的The Second Seiyuu Bloom所造成的後遺症。當初這批聲優是在日本泡沫經濟最盛行的時候接受訓練,以及開始演出;等到她們漸成主役時,泡沫開始一個個爆開來。事務所跟動畫業者為了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與增加收益,於是開始賣聲優的“聲藝”,到後來根本就像捧一個偶像一樣(本人承認:我奉獻了不少這種多出來的附加利潤給事務所跟動畫業者)。當事情做得過頭的時候,就是出現了The Third Seiyuu Bloom。知道我為什麼會用“所謂的”XX Seiyuu Bloom了嗎?其實沒有這種正式的說法,全是為了推銷新的聲優,由Newtype雜誌裡搞出來的名詞。不過Newtype的分類不能說錯,也合事實,所以我在此也借用過來。

我現在已經很難看到由The Second Seiyuu Bloom世代的聲優當主役的片子了,最近一次看到的是星際牛仔(Cowboy Bebop),光聽山寺宏一,林原めぐめ,以及大塚明夫這三位的演出就值回票價了....對了,那是幾年前的片子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mpm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